转自:
一、什么是coredump
我们经常听到大家说到程序core掉了,需要定位解决,这里说的大部分是指对应程序由于各种异常或者bug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异常退出或者中止,并且在满足一定条件下(这里为什么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呢?下面会分析)会产生一个叫做core的文件。
通常情况下,core文件会包含了程序运行时的内存,寄存器状态,堆栈指针,内存管理信息还有各种函数调用堆栈信息等,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程序工作当前状态存储生成第一个文件,许多的程序出错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core文件,通过工具分析这个文件,我们可以定位到程序异常退出的时候对应的堆栈调用等信息,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及时解决。
二、cored dump开启
执行ulimit –c 检查是否开启core dump,若结果为0,则认为没有启用core dump文件的生成,需要打开core dump 。开启core dump的方法有三种,一种是临时启用,两种是永久启用。
临时启用
方法1(ulimit命令法)
执行如下命令:
ulimit -c 1024
或 ulimit -c unlimited 上例中,前一种是限制core dump的文件大小不超过1024K,后一种是不限制core dump文件的大小,现在的程序占用内存都比较凶猛,以前写C程序需要计算内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如果不加限制,可能一个core文件,几个G就出去了。所以最好还是限制该在小。永久启用的两个方法:
方法二(profile文件修改法)
打开/etc/profile文件,增加如下以下并生使其生效:
ulimit -S -c unlimited > /dev/null 2>&1
注:如果该文件有ulimit -S -c 0 > /dev/null 2>&1 一行,需要先将该行注释掉。设置完成后通过执行 source /etc/profile 生效。方法三(修改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文件)
找到【* soft core 0】行,将其修改为如下内容:
这个方法可以针对指定用户或用户组打开core dump,如设置成【* soft core 10485760】,即core dump文件大小是10G 。
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设置和方法二中的设置是冲突的,在其中一处设置即可,此处建议用第三种方法设置,因为其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和组进行设置,更加灵活。
注:上面三种方法设置都不需重启机器,需要做的是退出终端并重新连接,重启需要core dump的程序即可。
三、修改core dump文件格式
定制core的路径,名称格式,通过修改下面两个配置:
再说下第一句配置,/proc/sys/kernel/core_uses_pid 如果这个文件的内容被配置成1,那么即使core_pattern中没有设置%p,最后生成的core dump文件名仍会加上进程ID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/proc下的配置是即时生效的,reboot后,之前的配置就会失效。所以可以增加如下配置到/etc/sysctl.conf文件中,如下:
保存后,执行sysctl -p生效。
注:需要注意的是,上面配置的corefiles该目录必须有写权限,否则无法生成core dump文件,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创建:
代码如下 | |||||
| |||||
代码如下 | |||||
| |||||
代码如下 | |||||
| |||||
代码如下 | |||||
|